找到相关内容42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

    ,總名之曰「三明」。別有《阿闥婆吠陀》,以咒術為中心,乃鬼魅幽靈之崇拜,用以適應低級趣味者。釋尊出世,斥婆羅門「三明」,而猶略事含容。於咒法、幻術,則拒之唯恐不及。《雜阿含》云:「幻術皆是誑法,令人墮地獄」。巴利藏之《小品》,《三明經》,《釋塔尼波陀經》,並嚴禁之。其後,「阿含」、「毘奈耶」間有雜入,然見於現存經、律者,以治病為主。詳參:印順導師《印度之佛教》p.305。 [13] 請見:...

    林光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5943491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佛陀观

    的异说。[8]其中,四谛说、十二缘起、(由成道之前的八正道等,依其修行道原意组织变迁来的)四禅三明等,较接近佛陀“成道”时所“正觉”的内容。然而,四谛说的形式系针对第三者而发,所以不容易把此看作是成道...后来普遍为研究者所接受。(参见赤沼智善《原始佛教之研究》,东京,破尘阁书房,1939年,p.485)。  页122  至于四禅、三明是依据于四谛、十二缘起说演变发展而成的。[10]  如此似乎很难确定...

    元弼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144460.html
  • 洛阳伽蓝记校注(2)

    ,见注,集证本疑非。而义兼 三宝记兼作无。内典录、续僧传作非。 天外〔三〕。吴集证本外作下,非。至于一乘〔四〕二谛〔五〕之原,三明〔六〕六通〔七〕三宝记、内典录、续僧传皆作‘六通三达’。三达与三明义...以世俗谛,二第一义谛。良以佛之说法,语不徒然。凡所立言,咸诠实理。故闻法者悉有所证,以依二谛,为机说故。’ 〔六〕 三明是过去宿命明、未来天眼明、现在漏尽明。肇论五涅槃无名论:‘三明镜于内,神光照于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2745794.html
  •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(1)

    念处……四正勤……四神足……五根……五力……七觉支……圣八支道……八解脱……八胜处……十遍处……四禅……五通……三明……现法自作证无漏心解脱、慧解脱具足住。……  优陀夷!有此等五法,依此等(五法)令诸弟子恭敬、尊重、供养、奉事我,常随不离也。[11]  佛世,贤圣弟子皆以亲近释尊学习三无漏学,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,为作证三明 心解脱、慧解脱,而常随佛学,不离正法。  (三)疾得漏尽法──三十七菩提分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046273.html
  • 罗汉图像研究(1)

    四果的极果,也是佛弟子中修证最高的阶段,除上述四智已圆之外,还成就了八解脱[6],具备了三明、六通。所谓三明是指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尽明、[7],六通是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知他心通、宿命通、   p. 309  身如意通、漏尽能[8],由于这三明、六通的含义,使宋以后的罗汉像创作者,刻意表现,夸张效果,以便极力符合广大神通,能人所不能。  至于四智及八解脱的含义,是一种境界,比较抽象,因此在艺术的创作上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747459.html
  • 佛教的世界观、业、轮回

    。他们说,“谁看过梵?”,“具有三明的婆罗门也没看到过梵”。沙门可分成为三种,即“顺世派”、“顺命派”、“离系派”。顺世派主张以唯物论为基础,人死以后没有来世,可称为“断灭论”。与此相反,顺命派(又...否定任何超越的“实在”。这样的立场在《阿含经》中到处出现。例如,《长阿含经》第十六卷《三明经》说:  云何三明婆罗门中颇有一人得见梵天者不?答曰:无有见者。……如是淫人,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称欢淫法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349838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法僧三宝》(1)

    故名“正遍知”。   四、明行足:即三明、五行悉皆圆满具足。三明指天眼明□、宿命明□、漏尽明□;五行为圣行□、梵行□、天行□、婴儿行□、病行□。证得三明则“慧具足”,修持五行为“福具足”,佛陀福慧双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551969.html
  • 武夷山寺庙介绍

    中心。瑞岩洞寺 位于三明梅列区陈大镇,始建于宋代。相传古时候曾有青狮作祟为害一方,被观音镇于山中,后定光活佛云游到此,见云彩缭绕,瑞气四溢,便定居下来,洞也就称瑞云洞。洞内依地形建有一座五开间的木结构...文化大革命"时期,古寺又遭破坏,停止了活动。1985年,在广大佛教徒的乐助下,再次重建寺庙。该寺距三明梅列区列西村5华里,坐北朝南,形式、布局均保留古建筑的特点,是三明市区唯一现存的古寺。   瑞云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3553363.html
  • 〈渐次止观应摄属于圆教或别教 〉摘要

    ,止门,观门,还门,净门)   二,十六特胜   三,通明(六通与三明)   三,修证出世间禅相   初,对治无漏   初,九想   二,八念 观坏法道   三,十想   四,八背舍   五,八胜处 ...种禅法.有漏禅法指的是四禅八定,以及众生缘四无量心等十二禅门.无漏禅法则指九想乃至超越三昧.亦有漏亦无漏禅法,指的是六妙门乃至三明,六通.而非有漏非无漏禅法,则指法华三昧等可以证得四无碍乃至一切种智的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556522.html
  • 原始佛教“业说”概论——以《阿含经》为中心

    他们说,“谁看过梵?”,“具有三明的婆罗门也没看过梵”。   沙门可分成为三种,即“顺世派”、“顺命派&rdquo...中心把握。这是说除人间的认识以外,否定任何超越的“实在”。这样的立场在《阿含经》中到处出现。例如,《长阿含经》第十六卷《三明经》说:   云何三明婆罗门中颇有一人得见梵天者不?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5156688.html